首先,我們需要了解歧義句產(chǎn)生的來源。一個句子產(chǎn)生歧義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:
1.詞匯多義。如:“獨聯(lián)體國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賽。”句中的“看不上”既可以理解為“收看不上”,也可以理解為“瞧不起”。
2.指代不明。如:“美國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強勢美元,但這到底只是嘴上說說,還是要采取果斷措施,經(jīng)濟學家對此的看法是否定的?!本渲小爸皇亲焐险f說,還是要采取果斷措施”包含兩個內(nèi)容,因此,后一分句中“此”就指代不明,不知道指代前面的哪個內(nèi)容。
3.修飾不定。如:“劉先生熱心支持家鄉(xiāng)的教育、慈善等公益事業(yè)。他這次返鄉(xiāng),主動提出要與部分福利院參加高考的孤兒合影留念?!本渲械摹安糠帧?,可直接限定“福利院”,也可理解為限定“孤兒”,從而造成歧義。
4.關系含糊。如:“警方對報案人稱圍觀者坐視不管表示憤慨?!本渲锌隙ㄊ恰熬奖硎緫嵖?,但“憤慨”的對象,一種是“報案者”,一種是“圍觀者”?;蛘哒f“憤慨”的原因,一種是因為“報案者說了些不實的話”,另一種是因為“圍觀者坐視不管”。
5.語音、停頓、標點歧義。如:“山上的水寶貴,我們把它留給晚上來的人喝。” “晚”和“上”連讀,意與“白天”相對;“上”和“來”連讀,意即“后上來的”。
在分析出歧義句產(chǎn)生的原因之后便要去尋找應對的方法以及技巧了。
1.對號入座。即根據(jù)歧義句類型,分析歧義現(xiàn)象產(chǎn)生的原因,找出句子錯在何處,從而得出正確結論。如:“當他把證書發(fā)給小張時,他對他笑了笑”,是“他對小張笑”,還是“小張對他笑”指代不明,引起歧義。
2.語境聯(lián)想。應試者自己設置不同的語境,來辨析歧義句。如:“你為什么打他?”可以有三種都成立的語境:“你為什么打他?應該好好教育嘛”,“你為什么打他?該打的應該是我”和“你憑什么打他”。
3.擴展填充。應試者可以通過添加詞語,擴展內(nèi)容來辨析是否有歧義。如: “我去醫(yī)院”可說成“我去醫(yī)院上班”或“我去醫(yī)院看病”。
4.語序詞匯變換。應試者可以調(diào)整語序、變換詞語來識別歧義句。如:“兩個球隊的教練”可分別改為“一個球隊的兩位教練”,或者“兩個球隊各自的教練”。
5.結構調(diào)整。應試者可以通過調(diào)整句子的結構,判斷是否有歧義。如:“這是一位知識十分淵博的王老師的學生”,可改為“王老師知識十分淵博,這是王老師的一個學生”,或者“這是王老師的一個學生,他知識十分淵博”。
6.標點增改。應試者可以通過標點的更改或添加來辨析歧義句。如:“電視機不要退回”,可改為“電視機不要,(可)退回”,或“電視機,不要退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