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不久,個別高校教師在招生中搞權(quán)錢、人情交易的“黑幕”被披露,引起社會廣泛關(guān)注。有人說,這只是“冰山一角”,師德不佳的問題非止一端。語雖偏激,但發(fā)人深思。
應當肯定,高校教師師德狀況總體是良好的,是與高等教育發(fā)展要求相適應的。但也不必否認,在一些高校出現(xiàn)了不少不講師德的現(xiàn)象,而且有發(fā)展趨勢:有的教師不精心備課,用陳舊過時的講義對付學生。有的教師無心授課,主要時間和精力用于辦公司、“走穴”。有的教師不講專業(yè)知識,而熱衷于“傳授”賺錢的“秘訣”。有的教師剽竊、抄襲他人學術(shù)成果,或把學生的成果據(jù)為己有,等等。這些現(xiàn)象雖不很普遍,但危害性較大,影響了大學生的健康成長。目前,少數(shù)大學生存在理想信念迷茫、價值取向扭曲、誠信意識淡薄、社會責任感缺乏等問題,在一定程度上是與一些高校師德缺失分不開的。
有的高校教師認為,大學生不是中小學生,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觀察力和判斷力,師德未必會對大學生產(chǎn)生那么大的影響,因而不注重修德。這種理解是不對的。大學生正處于“精神成人”的重要關(guān)口,品德、人格、志趣等正在定型之際。有人說,“教師個人的范例,對于青年人的心靈,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。”作為大學生的重要接觸對象,高校教師是大學生為人處世的直接參照系,他們的德與行是大學生走向“成人”和“定型”的直觀范本,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。大學生們不僅在意教師怎么說,更在意教師怎么做;不僅看重教師的才,更看重教師的德。這些都直接影響和決定著他們能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能否培育出高尚的思想品質(zhì)和良好的道德情操。高校教師的師德對大學生的影響絕非微不足道,而是重大深遠。
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,是以人格來培育人格,以靈魂來塑造靈魂。徐特立有句名言:“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總是先進分子。”師德,作為教師的一種較為穩(wěn)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(guī)范,是社會對教師的基本要求,是教師所應遵守的行為規(guī)則。要想育人,必先正己,古今亦然。有的教師坐不了“冷板凳”,耐不住寂寞,抵制不住種種名與利的誘惑,以致思想道德出現(xiàn)滑坡,也就談不上教書育人、為人師表;有的高校對大學生重智育、輕德育,只教書、不育人,也就談不上重視師德的鑄造與培養(yǎng)。古人云,“學校之中,惟以成德為事。”成德,既要成學生之德,也要成教師之德。只有把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”先鍛造好,才能在高水平和高層次上育好人。
“捧著一顆心來,不帶半根草去。”陶行知先生高尚的師德操守令人欽佩,也廣為流傳。今天,高校教師要養(yǎng)成良好的師德,不僅在于要繼承學而不厭、誨人不倦、以身作則、為人師表、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等師德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更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著眼于教育人、引導人、鼓舞人,著眼于尊重人、理解人、關(guān)心人、幫助人,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(zhì)和道德風范影響和教育學生。這樣,我們才能把大學生這一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發(fā)掘好、鍛造好,使他們真正成為造福社會的有用之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