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目代碼、名稱:610 設計基礎
專業(yè)類別:■學術學位 □專業(yè)學位
適用專業(yè):設計學
一、 基本內容、考試要求(包括考試時間、總分、考試方式、題型、分數比例等),參考書目。
《設計基礎》考卷中包含6個專業(yè)方向的考題,考試方式:筆試。所有方向的試
題均在一份試卷上,考生請根據自己所填報的專業(yè)方向,完成本方向的試題即可??偡?50分,考試時間均為3小時。
一、設計理論研究方向
(一)考試基本內容:
設計的概念與性質,設計與藝術、技術與經濟的關系,中國與西方設計的特點與源流;設計美學;設計與文化,設計師的職責,當代設計現狀與存在的問題,設計的發(fā)展趨勢,設計批評的標準。
(二)考試要求(包括題型、分數比例等):
1、簡答題:80分;
2、論述題:70分。
(三)主要參考書目:
1.《設計學概論》,尹定邦主編,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,2010年。
2、《藝術設計概論》,李硯祖編,湖北美術出版社,2009年。
2.《藝術學原理》,王一川,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社,2015年。
二、工業(yè)設計研究
(一)考試基本內容
關于工業(yè)設計領域的基礎造型理論、工業(yè)設計史、產品設計方法、人機工程學等知識,能對設計趨勢、產品開發(fā)設計案例進行專業(yè)分析。
(二)考試要求(包括題型、分數比例等):
1、理論基礎題30分;
2、 設計基礎題50分;
3、 分析論述題70分。
(三)主要參考書目
涉及工業(yè)設計基礎、形態(tài)設計、產品設計方法、人機工程學、創(chuàng)新設計方法及理論
等相關書籍。
三、人居環(huán)境與公共藝術研究
A模塊:環(huán)境設計
(一)考試基本內容
要求考生比較全面的掌握設計學學科的設計原理與設計方法,能夠跨學科掌握相關設計學科的基本知識,以體現綜合設計素養(yǎng);要求對城市環(huán)境設計、景觀設計、公共藝術設計的基本原理、方法與要求有較深入的理解與認識;具備扎實的理論認知能力,運用專業(yè)知識解讀優(yōu)秀設計案例,分析設計思路和設計方法以及設計作品的特色等。
(二)考試要求(包括題型、分數比例等):
1、簡答題:60分;
2、論述題:90分。
(三)主要參考書目:
1. 吳家驊. 環(huán)境設計史綱. 重慶: 重慶大學出版社, 2005
2. 來增祥, 陸震緯. 室內設計原理. 北京: 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 2006
3. 約翰·O·西蒙茲, 巴里·W·斯塔克. 景觀設計學: 場地規(guī)劃與設計手冊. 北京: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 2009
4、鄭巨欣.設計學概論. 杭州: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,2015。
以及建筑、景觀、室內設計等方面的設計與制圖規(guī)范與要求等書籍。
B模塊:公共藝術設計
(一)考試基本內容
要求考生比較全面的掌握設計學學科的設計原理與設計方法,能夠跨學科掌握相關
設計學科的基本知識,以體現綜合設計素養(yǎng);要求對公共藝術設計、的基本原理、方法與要求有較深入的理解與認識;具備扎實的理論認知能力,運用專業(yè)知識解讀優(yōu)秀設計案例,分析設計思路和設計方法以及設計作品的特色等。
(二)考試要求(包括題型、分數比例等):
1、理論基礎題30分;
2、簡述題70分;
3、專業(yè)基礎設計題50分。
(三)主要參考書目:
1、張新宇. 吾城吾形. 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15年
2、王中.公共藝術概論. 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7。
3、翁劍青. 城市公共藝術. 南京:東南大學出版社, 2004年。
4、鄭巨欣.設計學概論. 杭州: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,2015。
以及景觀創(chuàng)意造型、建筑創(chuàng)意造型、公共空間藝術及空間形態(tài)構成研究等方面圖書。
四、視覺傳達與數字媒體藝術研究
(一)考試基本內容
視覺傳達或動畫或交互設計的相關基礎理論,設計思想,相關設計史,并能夠熟練地運用理論知識分析、思考與解決問題。
(二)考試要求(包括題型、分數比例等):
1、簡答題:60分
2、論述題:90分
(三)主要參考書目:
《世界平面設計史》(王受之著)等視覺傳達設計方面相關的書籍;或《動畫概論》(聶欣如著)等動畫方面相關的書籍;或《交互設計精髓》(艾倫·庫伯著)等交互設計方面相關書籍。
五、城鄉(xiāng)人居環(huán)境規(guī)劃與設計研究
一)考試基本內容:
1、城市與城市規(guī)劃
(1)城市與城鎮(zhèn)化
(2)城市規(guī)劃思想及其理論發(fā)展
(3)城市規(guī)劃的價值觀
2、城市規(guī)劃的影響要素及其分析方法
(1)生態(tài)與環(huán)境
(2)經濟與產業(yè)
(3)人口與社會
(4)歷史與文化
(5)技術與信息
3、城鄉(xiāng)空間規(guī)劃
(1)城鄉(xiāng)空間規(guī)劃的類型與編制內容
(2)城市用地分類及其適用性評價
(3)城市(鎮(zhèn))總體規(guī)劃
(4)詳細規(guī)劃與設計
4、城市專項規(guī)劃
(1)城市交通與道路系統(tǒng)
(2)城市工程系統(tǒng)規(guī)劃
(3)城鄉(xiāng)住區(qū)規(guī)劃
(4)城市設計
(二)考試要求(包括題型、分數比例等):
1、考試時間:3小時
2、總分:150分
3、考試方式:閉卷筆試
4、題型:簡答題與論述題,其中簡答題占60%,論述題占40%。簡答題包括名詞解釋、填空或選擇題與問答題。
考試內容涵蓋基本概念(約20%)、基本原理(約50%)、實際問題(約30%)。
(三)主要參考書目
《城市規(guī)劃原理》(第四版),吳志強、李德華主編,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2010年
六、建筑創(chuàng)意設計及其理論研究
(一)考試基本內容:
第一章 緒論:中國古代建筑的特征
第二章 古代建筑發(fā)展概況與詳部演變:原始社會建筑、奴隸社會建筑(夏、商、周)春秋戰(zhàn)國、秦、漢建筑;三國兩晉南北朝建筑;隋唐五代建筑;宋遼金建筑;元明清建筑
第三章 大木作:中國建筑的結構特征;中國建筑的營造順序;“凡屋有三分”;江南傳統(tǒng)建筑營造體系
第四章 城市建設:從“聚”到“城”的演變過程;中國古代城市建制與形態(tài)發(fā)展分期;中國古代都城建設模式;中國古代都城選址:擇中、防御、水系;城市的基本要素與布局結構;地方城市的類型與特征;古代城市設計思想及其當代理論研究成果;都城與地方城市實例
第五章 宮殿、壇廟、陵墓:宮殿;壇廟;陵墓
第六章 住宅與聚落:住宅型制的演變概說;傳統(tǒng)民居的分類與特征;傳統(tǒng)民居實例;聚落結構與環(huán)境特征
第七章 園林:中國古典園林的發(fā)展與演變;園林的分類;明清私家園林;明清皇家苑囿
第八章 宗教建筑:宗教建筑的特征及其發(fā)展過程;祠-廟-寺-觀的辨析;佛教建筑;道教建筑;伊斯蘭教建筑
外國建筑史部分
第一章 緒論:世界建筑體系與“建筑之樹”;西方建筑與東方建筑
第二章:早期建筑文明:古埃及建筑:陵墓建筑的發(fā)展演變;古西亞建筑:世俗建筑的技術與藝術;其他地區(qū)古代建筑文明
第三章:古典建筑:古希臘建筑:柱式、神廟、圣地與廣場;古羅馬建筑:繼承與發(fā)展
第四章:中世紀建筑:早期基督教建筑:早期教堂型制的探索;拜占庭建筑:東西雜糅中的基督教建筑;羅馬風建筑:拱券技術推動下的教堂建筑發(fā)展;哥特建筑:天國在人間
第五章:文藝復興建筑: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:巨匠迭出;巴洛克建筑:扭曲的激情
第六章:古典主義建筑:法國古典主義建筑:絕對秩序;洛可可建筑:頹廢的華麗
第七章: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: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建筑;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建筑
近現代建筑史部分
第一章 關于近代建筑教育的探索發(fā)展:中國近代建筑學科建立的主要歷程與節(jié)點、研究機構如營造學社;巴黎美術高等??茖W校、包豪斯
第二章:工藝美術運動、新藝術運動、德意志制造聯(lián)盟(DEUTSCHER WERKBUND)、維也納分離派、路斯(Adolf Loos)等
第三章:先鋒派的探索:1.立體主義;2.德國表現主義;3.荷蘭風格派;4.俄國構成主義;5.意大利未來主義
第四章:美國的探索:沙利文(Sullivan)、芝加哥學派
第五章:現代建筑大師:賴特、柯布、密斯、格羅皮烏斯以及阿爾托
第六章:中國近代建筑師及設計機構:重點作品掌握如中山陵、建筑思潮探索;
第七章:對于近代城市的探索:中國近代城市建設,以南京為例,《首都計劃》等,西方近代關于城市規(guī)劃的若干探索
(二)考試要求(包括題型、分數比例等):
考試時間:180分鐘;試卷總分:150分;考試方式:閉卷筆試;題型、分數比例:填空題 30分、單項選擇 20分、圖形分析題50 分、論述題50分。
(三)主要參考書目
【1】《中國建筑史》 潘古西主編,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(第六版);
【2】《中國古代建筑史》 劉敦楨主編 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;
【3】《華夏意匠》李允鉌 廣角鏡出版社·香港。
【4】《中國建筑的類型與結構》 劉致平著 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
【5】《中國古代建筑技術史》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編 科學出版社
【6】《外國建筑史》(十九世紀末葉以前)》(第四版),陳志華編,中國建工出版社
【7】《弗萊徹建筑史》,丹.克魯克香克主編,知識產權和水利水電出版社
【8】《外國古代建筑歷史圖說》,羅小未等編,同濟大學出版社
【9】《外國近現代建筑史》(第二版),羅小未 主編
【10】中國建筑現代轉型,李海清,東南大學出版社
【11】中國近代建筑史研究,賴德霖,清華大學出版社
【12】中國近現代建筑藝術,劉先覺,湖北教育出版社
【13】近代中國建筑學的誕生,徐蘇斌,天津大學出版社
【14】中國近代思想史與建筑學史,賴德霖,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